大公报
|
中国
|
国际
|
香港
|
专栏
新闻客户端
|
繁体
图片故事:相机华佗
2014-10-14 07:00:00 | 来源:
大公网
评论
幻灯
原图
分享
loading...
贵州失地农民成“富翁”环卫工 开车扫大街
左
右
图片故事:探寻周永康足迹——“石油大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举报投诉须知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4934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014号
Copyright 2012 - 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X
图集已浏览完毕!
评论
分享
图片中心
重新浏览
下一图集
推荐内容
京公安局长带民警健步
李克强开启访俄之旅
港警就"占中"事件发言
四川美院副教授强吻女学生
X 关闭
var datas={'title':'图片故事:相机华佗','imgs':[{'true_src':'http://hdimages.takungpao.com/2014/1013/20141013044941469.jpg','temp_src':'http://hdimages.takungpao.com/2014/1013/thumb_108_90_20141013044941469.jpg','info_txt':' 伴随数码时代到来,胶片相机逐渐从市民家庭中消失。然而,还是有一部分人坚守着胶片相机给予他们的快乐。胶片相机的维修,成为让这部分坚守者最犯难的事情。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t_x':'900','t_y':'599'},{'true_src':'http://hdimages.takungpao.com/2014/1013/20141013044951145.jpg','temp_src':'http://hdimages.takungpao.com/2014/1013/thumb_108_90_20141013044951145.jpg','info_txt':' 在重庆三峡广场,有一家专门维修老式相机的铺子,店铺老板陈亚军,在这里一待便是34年。陈亚军说“相机用久了,自然与人产生了感情。我修补的,其实就是他们与相机之间的感情和回忆。” 陈亚军活在他的相机世界里。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t_x':'900','t_y':'599'},{'true_src':'http://hdimages.takungpao.com/2014/1013/20141013044952311.jpg','temp_src':'http://hdimages.takungpao.com/2014/1013/thumb_108_90_20141013044952311.jpg','info_txt':' 沙坪坝区邮政局旁,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玻璃房内,一张木桌左侧摆放着一台手写识别系统的笔记本电脑,电脑上方木架子上,摆满各式各样的相机和零件。51岁陈亚军,即是这店铺的老板,也是丘二。陈师傅说,自己母亲当时在相馆工作,从小自己时常到相馆玩耍,喜欢与相机打交道。过道旁几平米的小房子是陈亚军的工作室。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t_x':'900','t_y':'599'},{'true_src':'http://hdimages.takungpao.com/2014/1013/20141013044953708.jpg','temp_src':'http://hdimages.takungpao.com/2014/1013/thumb_108_90_20141013044953708.jpg','info_txt':' 1980年他来到冲印公司做学徒,随后进入维修部工作。“这么多年了,就像相机一样,更新如此之快。”陈师傅取下眼镜,背靠在玻璃门上回忆道,“当时我们那一批学徒,直到现在,只有我一个人还在干这个。”“老式相机维修,据我所知,在重庆只有我。”陈师傅无奈道,使用胶片相机的人越来越少,使得许多老式维修馆纷纷另谋他路,2010年,在朋友建议下,陈师傅将自己的店铺放到网上,还是维修老式相机。即使面对全国,他的生意也只能刚好维持日常开销。谈及为何坚持维修老式相机,陈师傅只用了简单一句话:“已做到这个工作,安心做就是。”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t_x':'900','t_y':'599'},{'true_src':'http://hdimages.takungpao.com/2014/1013/20141013044954409.jpg','temp_src':'http://hdimages.takungpao.com/2014/1013/thumb_108_90_20141013044954409.jpg','info_txt':' 放大镜、小钳子、镊子,甚至夹核桃工具改装的小夹子,陈师傅的维修部,没有先进的维修仪器,他却用这些看似简单的工具,让一部部相机起死回生。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t_x':'900','t_y':'599'},{'true_src':'http://hdimages.takungpao.com/2014/1013/20141013044953768.jpg','temp_src':'http://hdimages.takungpao.com/2014/1013/thumb_108_90_20141013044953768.jpg','info_txt':' “老式胶片相机和数码相机构造不一样,数码相机大多是成块的零件构造,坏了哪一部分直接换掉就是,老式相机不一样。”陈师傅说,胶片相机型号不同,构造也不一样,即使是相机产生的同一个问题,不同型号也可能是不同原因造成。“老式相机是无数零件、齿轮组装而成,就拿海鸥相机说,有1000多个零件,要修理只能一点点拆开。”“以前我9秒钟就能检查出相机问题出在什么地方。”陈师傅说,这并不夸张,熟能生巧罢了。半年前,陈师傅收到从深圳寄来的包裹—一款德国禄来、2.8镜头套机。“当时整个相机都摔烂了,每一部分功能都丧失了。”陈师傅开玩笑道,看到相机时,头都大了。“我花了3天时间,每天10多个小时修理,终于修好了。”陈师傅告诉记者,只要镜头没有损坏,其他金属零件修理都好说。“金属是可以校正的,只是要多花些时间,不到万不得已,不需要换零件。”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t_x':'900','t_y':'599'},{'true_src':'http://hdimages.takungpao.com/2014/1013/20141013044954514.jpg','temp_src':'http://hdimages.takungpao.com/2014/1013/thumb_108_90_20141013044954514.jpg','info_txt':' 老式胶片相机有成千上万个零部件,有些做的相当精密,但这些相机到陈亚军手中却能死而复生。陈亚军对各种老式相机的内部结构悉记于心。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t_x':'900','t_y':'599'},{'true_src':'http://hdimages.takungpao.com/2014/1013/20141013044952656.jpg','temp_src':'http://hdimages.takungpao.com/2014/1013/thumb_108_90_20141013044952656.jpg','info_txt':' 狭小的工作室里,陈亚军通过灵巧的双手将一部部被遗忘的老式相机修理好。“我喜欢听金属齿轮碰撞的声音,喜欢听快门声。”陈师傅说,这或许是大多数圈内人爱老式胶片相机的一个原因。如今大部分生意来自全国各地,重庆只占少数。深圳、新疆、上海,甚至香港、澳门,都有陈师傅的顾客。陈师傅说,“只要是能修的,再麻烦也会帮他们修好。“实在找不到零件,他会自己动手做,信誉很好。”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t_x':'900','t_y':'599'},{'true_src':'http://hdimages.takungpao.com/2014/1013/20141013044952957.jpg','temp_src':'http://hdimages.takungpao.com/2014/1013/thumb_108_90_20141013044952957.jpg','info_txt':' 陈亚军手中的重庆造珠江相机在过去也算是重庆制造业的骄傲。陈师傅说,这么多年来,自己曾收过30多个徒弟,最短两三天,最长1年,这些学徒没有一个坚持下来。“现在我还有一个徒弟,不过也只是闲暇时过来学学,我的儿子也不愿继承,这门手艺只怕要失传了。”陈师傅说,自己很希望将手艺传下去。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t_x':'900','t_y':'577'},{'true_src':'http://hdimages.takungpao.com/2014/1013/20141013044952238.jpg','temp_src':'http://hdimages.takungpao.com/2014/1013/thumb_108_90_20141013044952238.jpg','info_txt':' 中午十分,陈亚军的修理室门口成了快餐点。李宗盛在《致匠心》里曾说过,“我知道手艺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我们要保留我们最珍贵最引以为傲的,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如闲暇时来学习的张先生所说,这个小小的店铺便是陈师傅一辈子的事业,30多年来,他一直专注做着做好一件事情。“他是真正意义上、最为专业的一位手艺人,这一门手艺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脑力与专注。”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t_x':'900','t_y':'599'},{'true_src':'http://hdimages.takungpao.com/2014/1013/20141013044953607.jpg','temp_src':'http://hdimages.takungpao.com/2014/1013/thumb_108_90_20141013044953607.jpg','info_txt':' 灯光下,陈亚军为顾客精心修理老式的胶片相机。在他经营了30多年的维修铺里,陈师傅与这些相机,就如同时代的一个缩影,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而无论如何,他却努力坚守着当初那份执着。就如他所说,“只要我活着一天,这个店铺就会一直经营下去。”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t_x':'900','t_y':'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