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间张先生兴致不错,前往丹尼斯逛街,在Cartier卡地亚看了几款精致腕表后得出了“有点贵”的结论。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因三人在此吃西瓜、就餐,身边到处扔都是垃圾。一名上了年纪的环卫工,正默默清扫他们制造的战场。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吆喝了一个多小时,叶女士甚为疲惫,她将地上的老人叫起,换班稍作休息。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张先生再次将桶里的钱清理干净,地上躺着的老人也准备起身。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男子拿着几沓领钱,向饭店服务员兑换零钱,因数目过多,他们跑了几家饭店才算全部兑换为整钱。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在热闹的市区,人流中央地带,繁华路段,商业街,甚至人来人往的街边,我们总能处处目见行乞者的身影。
他们之中,不乏真正因为生活所迫、穷困潦倒而走上街头者,亦有为数不少的职业乞讨者混杂其中。
不同于前者,职业乞丐擅长以各种方式伪造困难情况,多以组织或团伙形式出现,他们乞讨的真实目的更多的是金钱。
关于职业乞讨者的新闻虽屡见报端,各执法部门如救助站、城管也出台相关条例办法来管理此种现象,无奈效果并不理想。秉承对流浪人员自愿救助的原则,再加上流浪乞讨人员数目繁多、分散,想要有序管理,实在存在种种困难。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七月的郑州,骄阳似火。
早上班高峰期,花园路纬五路口西北角,一名较为年长的老人躺在地上铺好的布单上,面前散落着去痛片。在他旁边,中年女子不停地磕头祷告,口中念念有词。
他们前方,摆着红色塑料桶,以供路人投递零钱。据附近存车师傅介绍,这个路段紧挨学校,孩子们素日从此路过,手中的零钱大都会投递。但因现在是暑假时间,他们的收入跟平日不能相比。
期间,一位中年男子来到摊位前,将桶中钱币悉数倒出,整理过后装进口袋。
据了解这名男子姓张,51岁。上有得了脑出血、脑梗塞的年迈父母,下有哑巴儿子、儿媳,孙子先天失聪,一家人贫困交加,生活无望。
今年年后,张先生的孙子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刚做过人工耳蜗手术。为了保证手术的质量,他们选择了澳大利亚生产的人工耳蜗,共花费17万, 除去国家报销的11.6万,还欠下5.4万。张先生说如果用国产的人工耳蜗,仅需9.9万,国家报销还能结余一部分,但为了孙子的未来着想,最终还是决定选用国外的。
叶女士,张先生表妹,42岁,幼年时因发烧导致双眼失明。因家中耕地被淹,毫无生活能力,丈夫只能在家边修鞋谋生,边照顾15岁的女儿。
张先生介绍说,地上躺着的老人是他表哥,其唯一的儿子因癌症去世后,表嫂子悲痛欲绝上吊自杀,生活的打击让老人难以承受。因此,他和表妹叶女士才带着表哥外出流浪,一来为表哥散心解忧,二来乞讨贴补家用。
三人自称是安徽淮北市濉溪县人,来河南两三年了,但张先生和叶女士均能讲一口正宗的河南话,毫无违和感。
随后,张先生至路边德克士纳凉,留下其"表妹"和"表哥"继续奋斗。
虽处于主干道,但人们大多步履匆匆,他们收获略显差强人意。11点30分左右,三人起身收拾东西欲离开。躺在地上的老人起身后点燃一支烟,肩挎背包,步伐轻盈,与打电话的张先生和手拿食物边走边吃的叶女士走向公交站转战下一战场。
20分钟后,三人到达人民路丹尼斯附近。
时值中午,人流汹涌。他们磕头也就分外卖力,除了塑料桶,又多了一个脉动外包装箱。不时有行人驻足,将一元、五元或十元,甚至20元放入三人摊位前面的纸箱中。
这期间张先生兴致不错,前往丹尼斯逛街,在Cartier卡地亚看了几款精致腕表后得出了"有点贵"的结论。接着他买了五根老冰棍来慰劳在毒辣辣的太阳下辛勤付出的"表哥表妹",在喝完了一瓶冰红茶并美滋滋地数完钱后,他也开始磕头祷告了。
随后,张先生前往附近的小吃店购买擀面皮、牛肉和啤酒,以补充体能。他一瓶冰镇啤酒倒进矿泉水瓶中,佯装是某种药喂给老人喝下。叶女士祷告了半天,甚是辛苦,一大碗擀面皮不时间就见了底。
短短两个小时,他们收获颇丰。据附近做生意的人讲,张先生为此团队的头头,手下有数十名乞讨人员,每天分布在不同的繁华地段行乞。
下午两点半左右,行人减少,张先生叫来认识的乞讨者来接替他们的好位置。他们似乎关系不错,连行李和乞讨道具都默契地直接互换,省去了来回颠倒的麻烦。
三人行至附近的一家饭馆,张先生大声吵嚷着要份大盘鸡,在得到老板没有大盘鸡的回复后,改为"来几个鸡腿,再上几瓶啤酒",这组合实在精妙绝伦,让人忍不住感叹"啤酒炸鸡"的流行风潮真切深入到了人民群众中间。
饭后,三人乘坐公车来到花园路农业路丹尼斯附近,此刻下班晚高峰将近。时不时有人投入五块、十块,据附近协管说,"经常见他们在这,有时一天都有两三张红票子扔进去。"
无奈出师不利,半个小时后他们就被商场管理人员请走。见此情形,三人将阵地转移到花园路国贸360停车场入口附近的空地上,此地正是人流车流密集区,紧邻国贸商圈,属上品绝佳地段。
因半下午喝了酒,张先生和老人不多时就躺在地上呼呼睡去,连桃子都没啃完,独留叶女士一人磕头祷告。
吆喝了一个多小时,叶女士甚为疲惫,她将地上的老人叫起,换班稍作休息……
晚上八点半,他们重新回到人民路丹尼斯附近,抓住一天最后的机会再努力一把。
三人默契无间地配合,直到晚上十点多才收摊与其他数名同伴汇合,大吃一顿,以示庆贺。
这一天战绩颇丰,他们围桌而坐,细细清点收获的详细数目。因零钱较多,他们跑了几家饭店才算全部兑换为整钱。
被辜负的善意
这不是可供调侃的茶余饭后谈资,细究其背后的种种社会和个体原因,自然会牵扯出制度、伦理道德、个人修养等诸多事由,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只是每每在街头见到这样的人群,难免还是会有恻隐之心生出。人类生来具备同理心,向弱者伸出援手,很多时候并不为什么目的。
大多人一样,对真正困难者,会心生同情;对明明四肢健全、尚且年轻就堂而皇之乞讨,甚至别人不给还一直纠缠者,会心生反感……
人生在世,承担、对抗苦难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无法要求每个有能力或无能力的人都依靠自己的双手去打拼生存,更多的是希望一份善意不要被欺骗被辜负。
我们所能做的,是将目之所见的真实呈现,至于作何评判,每个人心中都有答案。